聚焦市 “两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点到这些东莞科创金融集团2025年工作重点

作者: 东莞科创金融集团
发布于: 2025-02-28 21:00
阅读: 32

2月27日上午,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隆重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工作安排中指出,加快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引导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支持科创集团完善天使投资和创新创业投资体系,支持松山湖建设科技金融集聚区

 

 

东莞科创金融集团立足打造国内一流“科技创新投资平台公司”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以股权投资为核心、以融资增信和园区运营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坚决扛起市属国有创投机构担当使命,做强科技企业投资、做实科技金融服务、做优科技产业孵化,全力推进全市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加快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

加快建设辐射带动全市产业需求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是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关于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部署,着力打造供社会各界共享共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构建全闭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新格局,不断提高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目前,集团正在加紧筹备市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具体承接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落实“一中心、一平台、一机制”建设目标,积极联动各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在全国范围内签约一批科研源头单位,发现培育一批“企业、项目、平台”类科技成果,挖掘企业真实技术需求并促成技术开发合作,从源头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同时,协助管理中试验证平台,以打通中试环节前后链路为突破口,逐渐打通创新链全链条,推动“从0到1”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全市应用场景资源,赋能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完善天使投资和创新创业投资体系

集团作为市天使母基金和市创新创业母基金的管理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2支母基金建设运营。

天使投资方面,2024年,集团与市科技局联合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东莞市天使母基金,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招引目标,以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返投促进科技招引、建立天使子基金储备项目库、建设基金赋能生态为模式开展工作。目前,天使母基金已累计对接80家投资机构,完成立项子基金6支,完成投决子基金5支,完成设立参股子基金2支,子基金总规模8亿元。东莞市天使母基金荣登母基金研究中心“2024最佳天使母基金”榜单,得到行业知名榜单的充分认可。在天使投资生态建设方面,集团依托“东莞创投荟”生态赋能平台,逐步构建全市高效协同、精准对接、持续赋能的科创招商投资服务新生态,聚集我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科创投资者,实现资本、产业以及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同时,集团子公司东莞市科创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2021年7月以来受松山湖管委会委托,承接管理全市唯一一支专注于投资种子期、天使期的政府直投基金松山湖天使基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19个项目,涵盖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半导体、信息技术等我市战略新兴产业方向。下来,集团将依托天使母基金和松山湖天使基金,根据不同转化阶段的科技成果项目特性,积极构建“普惠性资金+概念验证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全方位、可循环的天使投资体系。

创新创业投资方面,市创新创业母基金自2024年启动运作以来,通过母子基金集群重点支持高科技领域和硬科技前沿领域的初创期、成长期项目,对接超100家基金管理机构,完成4支子基金的设立,总规模共28亿元。同时,集团持续布局具有东莞特色的“科创系”镇街基金群。2024年,集团“科创系”镇街基金群共完成8个项目投资,已累计与松山湖、滨海湾、石排、虎门、道滘、横沥、石龙等12个镇街(园区)设立12支“科创系”镇街基金,总规模超29亿元,覆盖东莞三分之一镇街(园区),投资领域涵盖东莞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创了市属国企与镇街(园区)合作发展新模式。下来,集团将依托创新创业母基金和直投基金,紧紧围绕东莞市“8+8+4”产业布局,立足我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推动构建“市属国企+镇村+链主龙头+市场化机构”的产业投资体系。

 

牵头推进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

打造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我市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科技金融集聚区整体定位为服务东莞市“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的特色功能金融集聚地,将对标国内一流的金融产业集聚区,通过完善科技金融集聚区的各项功能要素,优化环境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优质创投项目和科技金融资源集聚,推动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融资服务体系,打造全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标杆。

目前,集团正牵头会同东莞金控集团、松山湖控股公司,组建集聚区运营主体“东莞市科技金融服务公司”,承接集聚区招商运营、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搭建等工作。同时,集团已组建科技金融集聚区工作专班,积极推动整体策划、专项政策制定、招商对接、设计改造等工作,推动集聚区早日投入运营。

 

  • 联系电话:0769-2286-3138
  • E-mail:kcjr@dgkcjr.com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