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 “两会”!听听来自东莞科创金融集团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了什么“金点子”
2月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开幕。会议表彰了2024年度履职优秀委员和年度提案、优秀(表扬)提案、办理提案先进单位。
其中,市政协委员、集团董事会秘书尹志强提交的《关于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帮助低收入人群谋生就业的建议》获评市政协2024年度优秀提案。
目前,东莞科创金融集团共有省人大代表1名,市政协委员2名,市人大代表1名。在今年东莞“两会”上,集团2名市政协委员与1名市人大代表围绕科技产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人工智能应用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了相关提案或建议。
市政协委员,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庆祥提交了《关于加强科创企业孵化赋能体系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推进东莞融资担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两份提案。
加强科创企业孵化赋能体系建设
近年来,东莞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出台实施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案指出,东莞市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前仍存在企业技术创新瓶颈突破难、成果转化难、人才和创新资源协同难等问题,建议通过“有组织的成果转化、有生态的孵化服务、有协同的新型研发机构、有合力的中试验证平台、有联动的资本赋能”等五项措施,建立“1+3+32”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产业孵化体系,助力我市科技创新培育工作提质增效。
促进东莞融资担保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东莞融资担保在保余额GDP占比远低于宁波、合肥等城市,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发展融资担保产业不仅有助于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还能提升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率。建议进一步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领域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银行机构政策引导、支持“投贷债保”联动,加快数据整合,建设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东莞融资担保产业加快发展,为本土实体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力。
强化金融赋能科技
市政协委员、集团董事会秘书尹志强提交了《关于强化金融赋能科技,推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指出,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深圳、苏州、合肥等创投强市相较,其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领域仍存在差距,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建议通过加大基金体系支持力度、大力建设科技金融集聚区、强化政策保障等措施,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AI应用全链条生态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市人大代表,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邓春华提交了《关于在生产制造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相关建议》等3项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应用场景的深度发展,牵动着以AIGC、数字人、多模态、AI大模型、智能决策为代表的技术浪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生产制造场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邓春华建议,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有效利用AI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技术迭代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政府应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人工智能开发企业与应用企业的交流合作,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资源精准导入生产制造企业,助力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型升级,提升我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